▊染整生產打算階段的技術治理,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:
1 審單和審樣
正確審單和審樣,是正確制定生產工藝的前提。
1.1 審單
所謂“審單”就是在制定生產工藝前,對企業(yè)和客商雙方簽訂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生產合同或整理協議,進行認真地“解讀”。對合同或協議中的每一條,甚至每一個字都要慎重研究,肯定要精確理解吃準吃透。如果“審單”有誤,制定的生產工藝必定有錯。有錯的生產工藝一旦實施,肯定要造成重大事故。
有實例為證:
某企業(yè)由于“審單”馬虎,把錦棉織物當成了滌棉織物,采納了高溫高壓(130℃)法上色,結果使三缸布(5000米)全部報廢,損失慘重。
大家了解。滌綸和錦綸雖然同為合成纖維,但它們的上色性能截然不同。滌綸,由于他的大分子鏈較直,又無側鏈,線性狀態(tài)好,大分子之間簡單緊密靠攏。所以,整列度好結晶度好,結構緊密。再加上滌綸大分子中,沒有強親水性基團,疏水性強(吸濕率僅為0.4%)。所以,滌綸纖維難以溶漲(Tg=75℃),必須在高溫(125-135℃)條件下,趁滌綸發(fā)生大幅度溶脹才能上色。
錦綸和滌綸不同,錦綸的結構比滌綸疏松得多,而且在它的分子結構中還含有許多的-NH和-COOH(吸濕中心),所以錦綸的吸濕率比滌綸大10倍(4%)。玻璃化溫度也低很多(錦綸6 Tg=35-50 ℃),因而錦綸的纖維簡單溶脹,只需100℃上色。若采納130℃上色,由于溫度過高,已經接近或達到錦綸的“粘流態(tài)”溫度,所以錦綸織物會產生“紙化”(清彈、降強、僵硬、泛黃),因而失去利用價值。(注:檢測表明,錦綸6的高耐熱上限為l20℃,大于l20 ℃就會明顯紙化)。
實踐經驗告知我們,以下幾點在“審單”時,也必須引起重視。
(1) 客商對產品的內在質量(色澤牢度)特別重視,所以在訂單中都會明確提出染色堅牢度的等級要求,然而卻不注明所適用的牢度標準??蜕虉?zhí)行的牢度標準,究竟是GB中國國家標準,還是IS0國際化組織標準;是CEN歐洲標準化委員會標準,還是AATCC美國面料化學家及上色家協會標準;是ATTS日本纖維制品技術協會標準,還是ASAC亞洲標準化咨詢委員會標準。因為不同的標準,檢測方法和表示方法不同,其結果自然有差異,甚至有較大差異。因此對客商執(zhí)行的牢度標準,必須搞清楚。不然很有可能因執(zhí)行標準不同,和客商發(fā)生分歧,而不能按時交貨。
比如,耐完牢度國內通常執(zhí)行lS0國際標準(相當GB中國標準),但有的客商卻執(zhí)行AATCC 美國標準。IS0國際標準為八級制,一級差八級好。AATCC美國標準為五級制,一級差五級好。即AATCC標準l級相當IS0標準l.6級。
如果客商對耐完牢度的要求為3+(3級以上),執(zhí)行的標準是lS0標準的話,說明要求適中可以達到。如果執(zhí)行的是AATCC標準的話(3+級就相當于IS0標準5級),要求就太高了,生產深濃色澤要達標就很困難了。
原因有二:
一是色澤越深,耐完牢度越好,色澤越淺,耐完牢度越差。
二是9 5%以上的活性染料耐完牢度較差(特別是染淺色),只有極少數染料耐完牢度較好,染淺色可以達到IS0標準5級左右。如亨斯邁公司的浸染淺三原色:活性黃FN-2R、活性紅FN-2BL、活性蘭FN-R;臺灣永完公司的軋染三原色:活性黃C-GL、活性紅C-3B、活性蘭C-BB等。
因此對合同或協議中的耐完牢度,必須搞清楚執(zhí)行標準,絕不能想當然。因為一旦把IS0標準當成AATCC標準,就會因染料選用不當,造成耐完牢度不合格,釀成大錯。
(2) 耐完牢度包含兩種:
① 一般耐完牢度(日曬牢度),指上色物經日完照耀后的褪色變色程度。
② 汗完牢度(貼合牢度),指上色物在人造汗液的存在下,經日完照耀后的褪色變色程度。由于織物上的染料,受著日完和汗液的雙重作用,所以染料的汗完牢度比一般日完牢度要低得多。
一般日曬牢度和汗-完牢度比較
耐日曬牢度
(IS0.105-B02
標準)
耐汗-完牢度
酸性
堿性
活性黃C-GL
5-6
4-5
4
活性紅C-3B
5-6
3-4
3
活性蘭C-BB
5-6
3-4
3
注:上色深度為0.5%(o.w.f)
因此合同或協議中的耐完程度,是指一般日曬牢度還是汗-完牢度,務必要分清,絕不可混淆。
(3) 近年來,有耐氯牢度要求的訂單越來越多。值得注意的是,耐氯牢度有兩種:
一是耐氯漂牢度,二是耐氯浸牢度。二者雖說都是表示染料耐有效氯氧化的能力,但其檢測條件卻相差很大。
耐氯漂牢度,是指上色試樣,經溶比l:50,有效氯2g/L,pH=11±0.2,溫度20℃±2℃,處理60min后的褪色變色程度。
耐氯浸牢度,是指上色試樣,經溶比l:100,有效氯(分20 、50、100mg/L三檔),溫度27℃±2℃,處理60min后的褪色變色程度。
由于試液的有效氯濃度相差懸殊,二者的檢測結果完全沒有可比性。因此,對客商提出的耐氯牢度要求,務必要分清,萬萬不可混淆。
有耐氯牢度要求的外銷色單中,除部分醫(yī)用工作裝布料為氯漂牢度外,大多指耐氯浸牢度。值得注意的是,耐氯浸牢度的檢測方法有三檔,即有效氯濃度分20mg/L、50 mg/L、100
mg/L。三檔的有效氯濃度不同,其檢測結果當然不一樣,所以,客商對耐氯浸牢度的要求是指哪一檔的牢度,肯定要明確。
客商對耐氯牢度要求高時:
棉、粘、麻等織物上色,就要選用高耐氯牢度的活性染料或還原染料。
中溫型活性染料中,國產三原色(黃M-3RE、紅M-3BE、蘭M-2GE或黃A(B)-2BFN、紅A(B)-2BFN、蘭A(B)-2GLN的耐氯牢度較好,可達3-4級(有效氯50 mg/L)。而全部活性黑、活性翠蘭的耐氯牢度都很差,只有1-2級。
常用還原染料中,大多數染料的耐氯牢度較好,都在3級以上(有效氯50 mg/L)。唯有蘭蕙酮結構的染料(蘭RSN、蘭GCDN、漂蘭BC、艷蘭3G、深藍VB等)表現很差,只有2級左右(有效氯50 mg/L),故不可使用。
在審單時,為什么強調對上色牢度要非常重視?這是因為,定單中的其它指標如門幅、縮率等,即使沒有達到客商要求,可以通過重新后整理加以修正。而上色牢度一旦不達標(選用染料不當引起),幾乎就沒有改變的可能,只能壓庫或折價銷售,再重新投坯生產,其經濟損失自然是龐大的。
1.2 審樣
客商提供的標樣(又稱原始樣),起兩個作用,一是作為色澤的標準,二是作為手感的標準??墒菢藰又羞€隱藏著許多其它內容,如果沒有吃透、讀懂,同樣會砸單。
(1) 對客供原始樣,是否含熒完增白劑,要做鑒別。為此必須在標準燈箱中檢測原始樣是否帶熒完,倘若帶熒完則必須搞清楚,這熒完是否是客商的特定要求?這一點千萬不可擅自決策,否則很可能造成上色物剝色復修,甚至無法出貨。
(2) 對客供混紡化纖織物或交錯物原始樣,要做布面色完分析。倘若雙色感明顯,這可能是不同纖維上色不平所致,但也可能是客商的“風格”要求。對此必須弄清究竟,不能依葫蘆畫瓢,保留雙色感;也不宜擅自改動,將具變?yōu)榫簧?,不然往往要造成返工復修?span lang="EN-US">
(3) 當客商提供的原始樣,為“閃色織物”(纖維黑色)或“閃白織物”(單染一種纖維)時,要對不同纖維的色澤進行鑒別,肯定要搞清那種纖維是那種色澤。倘若色澤和纖維張冠李戴(注:在混紡化纖織物比例、組織規(guī)格適當的情況下,布面效果有時相似),一旦客商發(fā)覺纖維錯色,即使布面效果相似,也會拒絕收貨,于是上色物只能“壓庫”。因為就是剝色重染,通常也會因剝色不清或色完萎暗,無法重現原有風格。
(4) 當客商定單中提供的原始樣為斜紋織物(特別是不同纖維交錯而成的斜紋織物)時,一般都以斜紋面為正面。但也有例外,是以反面為正面。
因此在審定客商的原始樣時,若發(fā)覺色板反面朝上,肯定要搞清楚,是以反面為正面對色,,還是客商把色板貼反。千萬不可經驗主義,擅自更改。否則小樣重打是小事,若投入大生產將鑄成大錯,因為正反面的色澤通常是有明顯差異的。
以上分析說明,只有通過認真“審單”和認真“審樣”,才能全方位、正確地了解客商對產品質量的要求,才能有的放矢地制訂出正確的工藝方案。
2 放樣和復樣
客商下訂單前總是先提供原始布樣,企業(yè)以原始布樣作為標樣打“手掌樣”供客商確認,客商確認后才會下生產訂單。
生產訂單投產前,必須要先放大樣,所謂“放樣”,就是按手掌大小放生產大樣。放樣成功(即色澤和原始布樣相符,達到客商的要求),才能正式投入大生產。
這里的問題是:打手掌小樣,總是超前進行的,所使用的煉漂半制品、染料、助劑都是庫存的。而放樣投產總要滯后一周或數周,所以打手掌樣和放樣投產所用的煉漂半制品以及染料、助劑,不可能屬于同批次,二者之間客觀上總是存在肯定程度的差異。
這些差異,對小樣放大樣精確性的影響是顯著的。比如:
① 打小樣和放大樣所用的煉漂半制品,在白度、毛效、定型程度、磨毛程度,非常是吸色能力(主要是絲完程度)等方面,如果存在差異,首定要影響小樣放大樣的精確性。
② 打小樣和放大樣所用的染料、助劑,如果批次不同,也會因質量差異導致小樣放大樣失準。
這是因為,國內一些染料生產廠家,工藝技術比較落后,生產治理比較薄弱,致使合成出來的染料,深淺、色完不穩(wěn)定,和出廠標準相差較大。所以在商品化處理過程中,只能靠外加染料大幅度“調色”(類似于上色中的修色),目的是使染料或成品的強度、色完接近或達到出廠標準。
值得注意的是,“調色”所用的外加染料,國內外有三大共識:
,調色用的外加染料,在上色性能方面和主體染料必須具有良好的配伍性,非常是上染的同步性,染色堅牢度的相似性,拼色深度的加合性等。然而一些染料的生產廠家,對調色用的外加染料缺少嚴格的選擇,只顧“調色”不顧性能的傾向比較嚴峻,即調色染料和主題染料缺少良好的配伍性。
第二,調色用的外加染料的數量,通常要求操縱在2%以內,因為2%的外加染料,對主體染料的上色性能影響較小。然而有些上色企業(yè),調色所用外加染料的數量,遠遠超出2%的上限,甚至高達5-10%,使調色后染料成品,實際上已經從單一結構的染料變?yōu)槠椿烊玖稀?span lang="EN-US">
正因為如此,對同一個染料而言,不僅不同生產廠家的產品存在著深淺、色完的差異,就是同一個生產廠家不同批次的產品,其深淺、色完也不一樣。在實際生產中,一只單一染料染同樣的纖維,一旦工藝條件波動,不僅深淺會變化,色完也會變化,問題的結癥就在這里。
再加上有些染料企業(yè)烘干造粒技術落后,商品化處理水平不高,使得染料成品中的各種組分比重不同,在運輸、貯藏、使用過程中,產生分層現象,熬制同一染料包裝的上下層,力份強度甚至色完都存在差異。
國內生產的助劑,更是沒有統一的標準可言。許多助劑廠家的產品,其濃度含量甚至成分組成都帶有很大的隨意性,而且不乏產品的成份含量隨著銷售成交價的高低作無級調節(jié)的生產企業(yè)。因此,上色助劑批和批,乃至桶至桶之間,都會存在質量差異。
有效的技術舉措,是在放大樣前,由技術水平高、責任心強的打樣師傅,采納車間放大樣使用的煉漂半制品、染料、助劑,對客商確認的手掌小樣進行“復樣”。實踐證明,放大樣前對客商確認的手掌小樣進行“復樣”,不僅可以有效克服染料、助劑質量的差異給上色小樣放大樣的精確性所產生的危害,同時,對客商確認小樣存在的人為差錯,如打樣工藝和規(guī)定不符;染料組合配伍不當;助劑施加有誤;處方數據有誤;打樣操作欠妥當等,還具有“把關”效果。
所以說,客商確認的小樣處方,未經“復樣”的絕對不能作為放大樣的依據。實踐證明,認真“復樣”是提高小樣放大樣的精確性,有效的技術舉措。
3 工藝和跟單
生產現場的工藝治理,又稱“工藝跟單”。就是說訂單投產后,有專人(工藝員)監(jiān)督檢查生產工藝的正實在施。目的是及時發(fā)覺問題,及時解決問題,幸免產生批量性質量事故。
在實際生產中,并非是單一訂單在車間運行,這是因為不同織物的工藝流程有所不同。比如:有的冷軋堆煉漂后燒毛,有的則是上色后燒毛;有的冷軋堆煉漂后,還要做氣蒸復氧漂,有的則不做復氯漂;有的上色前要做預定型,有的則不做預定型等等。
然而,幾種不同的織物投產后,使會打亂投產時的先后順序,所以車間的工藝治理必須是“跟單治理”。生產現場的工藝治理,主要是三大內容:
(1) 跟蹤檢查車間所實施的工藝流程是否和所設定的工藝流程相符。
(2) 認真檢查各工序的工藝條件(如車速、溫度、pH值、用料濃度等),是否和新設定的工藝條件相同。
(3) 及時檢查生產半制品的質量(如毛效、PH 值、吸色的均勻性、色澤的精確性等)是否符合要求。
這里有三點值得非常注意:
,絲完前,務必要檢查煉漂半制品的毛效及其均勻度。
當前冷軋堆煉漂盛行,和汽蒸煉漂相比,其大的缺點就是煉漂的勻透度欠佳,因此冷軋堆煉漂的半制品,簡單產生毛效和毛效差的弊病。煉漂半制品的毛效差,會導致絲完堿液滲透不良,產生“表面絲完”。上色后使織物的色澤會產生一層表深里淺的“黑氧”。因而,無法達到客商的標樣要求。主要是因為生產治理人員普遍存在著“重上色輕煉漂”的思想,煉漂設備維修不力,浸軋輥不及時砂磨,導致軋輥兩頭粗中間細,使帶液量兩頭少中間多等原因,往往造成煉漂半制品的毛效邊、中不同。絲完后織物的邊、中絲完效果不同,上色后必定要產生明顯的“邊中顏色差異”。因此,對煉漂質量的檢查,務必要及時。
比如,發(fā)覺毛效邊中不均勻,就要當機站斷變更工藝,或強化煉漂條件或補加汽蒸復氧漂。問題發(fā)覺越晚,返工復修的經濟損失越大。如果上色后再發(fā)覺,則將全軍覆沒,經濟損失慘重。
第二絲完后,務必要檢查落布的pH值。
絲完落布的pH值,通常是以萬能指示劑來檢測,呈現為草綠色便認為是中性。其實這樣的檢測結果,對稀薄疏松的織物具有近似意義,對于組織結構緊密、厚實的織物(如府綢、線絹、羽絨布類織物),則缺少真實性。
以40S/2×40s/2 425根/lOcm
Cotton線絹為例:
絲完后,經水洗、醋酸中和,落布以萬能指示劑滴檢為草綠色。取布2克剪為碎末,置于lOOmL蒸餾水中,在攪拌下沸騰(100℃)浸泡l0min,冷卻至室溫,以杭州雷磁分析儀器廠PH S-25 型數顯度計檢測,pH=8.86。
這是因為在煉漂前處理過程中,棉纖會和燒堿形成堿纖維索,由于棉纖和燒堿具有肯定的親和力,所以連續(xù)化的水洗、中和,難以將纖維內部的堿去凈。
再說,絲完后的中和,通常都是用醋酸。即使醋酸將棉纖內部的殘堿全部中和,轉變?yōu)榇姿徕c,而醋酸鈉為強堿弱酸的鹽,本身呈堿性。所以醋酸鈉在織物上的殘留,依舊會使織物帶堿。待染半制品帶堿,對活性染料染棉無大礙。而對滌棉或錦棉織物浸染,則是一大隱患。這是因為待染半制品帶堿,在浸染過程中,就會釋堿,從而導致染液的pH值提高。
眾所周知,分散染料高溫高壓(130℃)染滌綸,有一個耐堿穩(wěn)定性的問題。染浴pH值一旦> 6,分散染料就有可能發(fā)生水解,使得色變淺變色。酸性染料染棉綸,對pH值特敏感,染浴pH值一旦超高(>5),其上染率就會下降,從而產生明顯缸差。
因此煉漂半制品帶堿相對較多時(主要指滌棉、錦棉類織物),上色時就必須采取對應的技術措施,如上色前先做一次酸中和。
生產實踐證明,如果采納pH緩沖體系操縱染浴的PH值,其上色重現性將會更好。比如,施加醋酸-醋酸鈉緩沖體系(98%醋酸1
g/L+99 %結晶醋酸1.8 g/L,pH=4.2),或者施加一劑型pH緩沖劑(如杭州多恩面料科技有限公司pH 緩沖劑4-5,2.5m g/L,pH=4.2)等。
這是因為這些pH緩沖體系對酸、堿(特別是對堿),具有強勁的緩沖能力,具抗酸抗堿的緩沖容量,足以抵消織物或水帶入的酸、堿性物質對染浴pH值產生的負面影晌??梢詮母旧洗_保染浴pH值自始至終維持穩(wěn)定。
第三,后后整理前肯定要對上色半制品進行“預檢”。
所謂“預檢”,就是以客商提供的原始樣做標樣,對已經上色的織物(尚未做后后整理),進行中間檢測。檢測內容包含:上色深度、上色色完、上色艷度、上色牢度、以及上色均勻度等。倘若預檢結果全部達標,則可進入下道工序,進行柔軟后整理或阻水后整理等。如果預檢結果并未完全達標,則要有的放矢地進行返工修色,絕不能進入下道后整理工序。因為一旦做了后后整理,織物上的后整理劑(如柔軟劑、拒水劑等),很難剝勻剝凈,這時再返工修色,就很難如愿,搞不好就會因此“砸單”。
這里有一個問題,容不得忽視,濕熱后后整理,對上色物的色完和染色堅牢度會產生肯定的影響。以連續(xù)軋染為例:活性染料軋染的織物,經濕熱后處理,色完和染色堅牢度的變化相對較小。還原染料軋染的織物,經濕熱后處理,其色完和染色堅牢度的變化相對較大。比如:還原深蘭B0皂煮后,會有蘭完深蘭變?yōu)榧t完深蘭,色完變化顯著;還原橄欖綠B皂煮后,會有黃完綠色變?yōu)樘m完綠色,色完差異頗大。還原染料皂煮色變大的原因,是由于浸軋在纖維上的染料,經汽蒸、水洗、氧化,在高溫皂煮過程中,會發(fā)生晶形改變、取向改變和構型改變。
分散染料浸染的滌綸織物,經高溫定型后后整理上色濕牢度會明顯下降(深色尤為顯著),這是因為分散染料具有熱遷移性的原因。
因此在后后整理前,認定上色半制品的質遁是否達到客商要求時,還必須把后后整理對色完和牢度的影響考慮進去。如果缺少相關經驗,就得通過模仿性實驗來確認。倘若忽視了這一點,就有可能出現后后整理前,上色質量全部達標,后后整理后,卻不能完全達標而無法按時交貨的嚴峻后果。
4 本色棉布和治理
生產實踐說明,本色棉布(纖維)上色性能的差異,是產生上色“批差”或“顏色差異”的重要原因,因此本色棉布治理是生產現場治理的重要內容之一。
本色棉布治理的“三不原則”:
(1) 不同組織規(guī)格的本色棉布,不可混堆。
(2) 組織規(guī)格相同,但生產廠家不同的本色棉布,不可混堆。
(3) 組織規(guī)格相同,生產廠家相同,但生產批次不同的本色棉布,也不可混堆。
原因是不同產地、不同品牌、不同批次的本色棉布,所用的布料纖維在上色性能上往往不同,上色后簡單因此產生色澤(色完、色深)差異。
比如:棉纖維。由于棉的品種不同、種植環(huán)境(如氣溫、完線、雨水、施胖、土壤等)不同,以及成熟度不同等,都會使棉的含雜(天然伴生物)多少不同、纖維素的含量多少不同,甚至棉纖的結晶度都會有肯定的差異。這些都使棉的上色性能有所不同。
滌綸纖維。滌綸纖維在制造過程中,工藝因素的差異。會造成滌綸纖維結晶度的不同,從而導致吸色性毹的差異。據檢測,國產滌綸因結晶度大小不同,可產生5-10%的顏色差異。進口滌綸的質量相對較好,結晶度的差異較小,因此可產生顏色差異的幅度通?!?span lang="EN-US">5%。
錦綸纖維。不同品牌、不同批次的錦綸,其上色性能的差異,比滌綸要大得多。這是由于錦綸在制造過程中工藝因素存在差異造成的。比如:在單體聚合工程中工藝條件的差異,會造成聚合物分子量的大小不同和氨基酸含量不同。在紡絲過程中,單絲之間的拉伸均勻度以及拉伸倍數的差異,會造成錦綸取向度、結晶度等微結構的差異。在初生絲的熱處理(如蒸汽定型)工藝參數的差異,也會明顯地影響錦綸的取向度和結晶度。錦綸微結構的差異,必定產生上色性能(如,吸色速率的快慢、平衡吸附值的高低、吸色容量(染深性)的大小)的差異。 這正是錦綸絲在上色性能上,差異較大的根源。當前,用于面料布料的錦綸絲有兩種,即錦綸6和錦綸66。錦綸6和錦綸66,雖說都是聚酰胺纖維,二者的結構相似,但由于錦綸66結構中的酰胺堪,都能生成氫鍵,其氫鍵密度比錦綸6高得多。因此,大分子鏈的排列要緊密的多,加之錦綸66 的氨基含量比錦綸6低一倍以上,所以二者吸色性能的差異非常明顯。如錦綸66吸色速率,比錦綸6慢得多,錦綸66的吸色容量(染深性)、比錦綸6低得多。
顯然,如果把不同品牌、不同規(guī)格或不同批次的纖維(或絲)織成的織物,混縫在一起上色,產生顯著顏色差異、批差是不可幸免的。正因為如此,在生產現場,本色棉布的治理必須落實“三不原則”。而且,染同一個色單必須采納同一個品牌、同一個規(guī)格、同一廠家、同一批次的本色棉布生產,絕對不可混發(fā)。倘若必須混發(fā)時,肯定要預先做好上色的平行實驗,確認不存在明顯顏色差異時方可拼合發(fā)坯。
版權聲明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發(fā)布的有些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互聯網。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,我們會盡快刪除。
- 上一篇: 梭織布織造疵點解讀
- 下一篇: 紡織常用計算公式以及鑒別方法